为什么不选择传统乙酸钠、甲醇作为污水厂外加碳源
调查研究显示,某流域204座城镇污水处理厂中,有43%的污水厂的进水BOD5/TNK<3,有超过65%以上的污水厂存在碳源不足的现象。
由于不同碳源分子结构各不相同,其去除污水中氮磷的效果也存在着一定差异。因此,外加碳源的选型至关重要。
目前关注比较多的外加碳源主要有:传统外加碳源( 甲醇、乙醇,乙酸,葡萄糖等) 、以及一些性能指数飙升的新型碳源。
一、甲醇
一般认为,甲醇作为外加碳源具有运行费用低和污泥产量小的优势,但其弊端有三:
◎ 易燃,储存和使用均有严格要求。
◎ 响应时间较慢,用于污水厂应急投加时效果不好。
◎ 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,长期用甲醇作为碳源,会影响尾水的排放。
二、乙酸钠
乙酸钠的优点在于它能立即响应反硝化过程,可作为水厂应急处置时使用。但使用乙酸钠要考虑以下3点:
◎ 乙酸钠多为20%~60%的COD当量的化学产品,由于当量COD低,运输费用高、操作繁琐、容易结晶,不能远距离运输。
◎产泥量大,污泥处理费用会相应增加。
◎价格较为昂贵,考虑到高额的成本,污水厂要想大规模投加乙酸钠几乎不可能。
三、葡萄糖
以葡萄糖为代表的糖类物质作为外加碳源处理效果不错,但是它:
◎ 容易引起细菌的大量繁殖,导致污泥膨胀,增加出水中COD的值,影响出水水质。
◎ 与醇类碳源相比,糖类物质更容易产生亚硝态氮积累的现象。
◎ 需要现场配置成溶液,劳动强度大,投加精准性差,大型污水处理厂无法使用。
◎ 工业葡萄糖含杂质多,食品葡萄糖价格贵。
环境保护责任重大,污水处理当仁不让,谨记让天更蓝、地更绿、水更清的使命,保护碧水蓝天,共建美好家园,汇德泉一直在行动。